在线学徒制

原文:Apprenticeship online - by Henrik Karlsson

最根本的学习情境是,一个人通过协助另一个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来学习。

——Christopher Alexander,《模式语言》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能力,能够习得他们所生活的社区中普遍应用的技能。

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或者至少十分接近事实,那么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确保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融入到具有专业技能的社区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学习者从学校环境中解放出来——在那里,能力不足的人被同样能力不足的人包围,并因此相互模仿——并进入生产性的环境中。

纵观历史,这种方式的学习一直是主流。我的祖父母生活在他们未来需要适应的成人环境中,可以直接观察和模仿那些已经驾轻就熟的人。然而,随着现代化如同一台巨大的离心机,开始将传统社会中原本融为一体的各个方面分离开来,儿童通过单纯模仿来学习的方式变得不再可能。他们被按年龄分组,无法接触到办公室、工厂、作坊和商店等场所,而这些恰恰是他们日后成为成功成年人所需要掌握技能的地方。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回归到前现代的状态?我们是否能够建立一个系统,让新手重新融入实践社区——但规模更大?

这本质上是一个架构问题,可以这样表述:「我们如何设计工作空间,使新手能够大规模地进入——并且能够轻松地观察到指导有经验从业者的知识?」

并且,我们如何才能在不妨碍正在进行的工作的同时实现这一目标呢?

纵观历史,我们所能建立的工作环境在这方面一直存在局限性。这些环境对高效社区能吸纳的新手数量设置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上限。以 17 世纪初开创巴洛克艺术流派的 Peter Paul Rubens 为例,他的画室里只能容纳少数几名学徒。试想一下,如果有数百名学徒会是什么情景!缺乏经验者的需求会让 Rubens 应接不暇,导致无法专注创作,甚至可能将他的工作室变成一所学校!

img

一幅描绘老虎哺育幼崽的习作,出自 Rubens 画室一位不知名的学徒之手。

从 18 世纪开始,为了扩大宝贵知识的传播范围,各国逐渐采用了专门化的学习环境。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学校——一个将学习者与他们试图掌握的实际环境隔离开来的封闭场所。通过打破学徒与师傅之间的直接联系,学校体系使得特定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然而,学校教育的知识传递速度令人沮丧地缓慢,学习成果又容易快速流失。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还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如心理失调和厌学情绪。这似乎表明,让人长时间端坐在排列整齐的座位上研读书本的学习方式,与我们这个天性倾向于通过体验来学习的物种并不相符。

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抉择:是选择有效但难以大规模推广的学徒制,还是选择效果不佳但可以扩大规模的学校教育。我们无法兼得两者的优点。在这种权衡下,社会最终选择了学校。

然而,曾经迫使我们做出这种权衡的限制正在被突破。如今,我们不再需要将初学者与他们需要掌握的环境分隔开来。在当前的技术发展阶段,我们有能力设计这样的工作环境:新手可以在其中通过实践来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富有经验的实践者指导下学习。我们能够创造数字化的互动空间,让专家与大量新手共处,从而重现前现代时期的知识传承方式。

人类天生寻求文化

此刻是 8 月底的清晨 6 点 37 分,我正坐下来写作。我和三岁的孩子在我们改造成学习室的旧马厩里。薄雾正从窗户的缝隙中渗入。当我翻阅笔记时,她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我。随后,她站起身,找到一个小型计算器,在桌上的笔记中翻找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按键。

「独角兽吃人」,她突然大声说道,「就像麦子」。

如果我们将两岁半的儿童与黑猩猩和猩猩进行比较,会发现在使用工具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们基本旗鼓相当。然而,在观察他人并模仿其行为这一方面,人类儿童表现出显著的不同。人类能够迅速吸收和内化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技能,这一独特能力是其他灵长类动物无法企及的。

一些文化充分利用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模仿倾向,将其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完全摒弃了所有传统教学手段。Alan Howard 在研究南太平洋 Rotuma 岛居民时发现,他们对儿童如何获得能力的认知模式与西方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Rotuma 人不谈论抚养孩子,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于 Fiske 所描述的「寻求文化」的理念。在 Rotuma 人看来,儿童并非需要被培养或依赖成人指导的个体,反而更像是一种具有特殊本领的动物。这些孩子能够凭借直觉嗅出文化中有价值和有用的内容,并主动吸收这些元素。Rotuma 人深信,人类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足以使儿童自然成长为成年人。有意识的教学行为反而不被鼓励。

在研究现代狩猎-采集社会时,Suzanne Gaskins 和 Ruth Paradise 发现,民族志记录中几乎找不到这些社会存在主动教学的案例。(这一观点出自《童年学习的人类学》一书。)这一结论总体上是正确的。我所了解的少数例外情况包括:因纽特的母亲会向幼儿指出亲戚,并期望孩子能说出恰当的称谓;一些生活在热带雨林的群体会展示有毒蘑菇,以教导孩子们哪些不能食用;在哈扎人中,女性初次月经来潮时会被带到丛林中学习有关魔法和神话的知识。除此之外,在所有其他情况下,学习都是通过潜移默化、观察和模仿来完成的。如果我们将当代狩猎-采集社会视为人类进化环境的一个参照,这似乎表明我们很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

我们在大多数农业社会中都能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尽管并非普遍存在。Meyer Fortes 于 1938 年对加纳种高粱的农民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我的祖父母——20 世纪 30 年代的瑞典农民:

在 Tallensi 社会,成年人的行为世界对儿童来说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任何隐瞒或禁忌。儿童积极而富有责任感地参与到社会结构、经济体系、仪式和意识形态体系中。[…] 因此,无需强迫儿童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他们对此充满热情。

20 世纪 30 年代,Taleland 地区的育儿理念与 Rotuma 人的观点如出一辙。他们认为,塑造儿童学习成果的关键并非正式教育内容,那反而不那么重要。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儿童所处的文化环境。儿童与卓越榜样相处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显著。正如 Judith Rich Harris 所论证的,同龄群体就是一切

img

这是我祖母邻居——一位矿工——在自家谷仓里亲手打造的教堂风琴。我祖母经常去他那里串门,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金属加工技术。

这恰恰与我在 20 世纪 90 年代在瑞典乡村长大时,成年人所持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他们过分关注内容——课程和规章制度——却完全忽视了他们无意中营造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了我们:那就是校园文化。

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并不十分成功。

学习的结构性制约因素

我们需要沉浸在我们想要学习的技能中。

要做到这一点,环境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我们必须能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观察到这些技能的实际应用。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像一个透明的盒子,而不是一个黑匣子;我们应该能够观察其内部运作而不破坏它。Rotuma 岛的孩子们能做到这一点;而我却无法做到。

Gaskins 和 Paradise 指出:

尽管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无疑是人类共有的特征,但我们认为,某些文化由于其对儿童期和学习过程的独特理解,创造了能够最大化这种学习机会的环境,并更多地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关键工具。

在那些成年人不倾向于直接教学的文化中,人们常常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使之更加透明易懂:例如,Aché 的猎人会放慢脚步,以照顾经验尚浅的动物追踪者;Mayan 的篮子编织者会坐在地上工作,方便女儿们近距离观察。这种做法可以比作「透明箱」式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我们常常目睹与「实践学习」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尽管职业教育明确倡导「在实践中学习」,但实际上,工作场所的学习往往悄然摒弃了这一模式,转而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诚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帮助新手掌握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是很有价值的,但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和实际操作机会往往会适得其反。教育者没有让新手自由接触和探索工作环境,信任他们模仿学习的本能,反而通过严格的课程设置来控制知识的传授。这种做法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很可能迅速演变成一场卡夫卡笔下才有的噩梦。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二十出头时在一家医疗器械工厂担任质量控制员,曾被要求连续四个晚上——准确地说是从晚上 7 点到次日凌晨 7 点 20 分——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里,阅读如何正确洗手的冗长说明。

在与外界隔绝的密闭房间里学习,这就是所谓的「黑箱」教育方法。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最糟糕的例子,当然不能代表当今职业培训的普遍状况。然而,程度较轻的类似问题在工作场所培训的相关文献中却屡见不鲜。

Lave 和 Wenger 的经典著作《情境学习》中引用了 Hannah Marshall 对 20 世纪 70 年代肉类切割工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学徒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理论学习。而实践培训则是在一个模拟的「超市」环境中进行的。他们被教授的内容包括如何磨刀,然而讽刺的是,在过去 70 年里,超市一直都是将钝刀送到工厂进行专业磨刀的。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学徒们通过磨刀老师的认证后,却被安排到超市的包装机旁工作。换句话说,他们被安排在一个根本无法观察到有经验的肉类切割工具体工作的岗位上。

要让学徒有效学习,教育者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放手。他们不应该通过讲课和固定课程来控制知识传递,而应该着重确保学徒能够真正接触到工作环境,分配适当的任务,并相信学徒能从实际情况中汲取知识。

这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获得接触机会,新手必须与专家共处,同时又不能妨碍工作进行。如果处理不当,让新手自由地观察并参与专家的工作,很快就会耗尽专家的注意力,使工作难以开展。

这就是所谓的专家注意力稀缺问题

开源领域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开源运动不仅在促进代码获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传播软件开发所需知识方面贡献卓著。虽然研究一个代码库并不完全等同于被邀请进入 Rubens 的画室,但它为编程新手提供了一个在现代经济其他领域罕见的学习机会。许多人,包括 Twitter 的创始人 Jack Dorsey 在内,都表示他们的编程技能得益于观察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如何在开放的代码库中解决问题,并积极参与其中。然而,这种知识的广泛传播却是以项目维护者承担额外负担为代价的。

Nadia Eghbal 在她的著作《公共领域中的工作:开源软件的创造与维护》中写道:

在我与[热门 GitHub 仓库的]维护者交谈时,我听到他们表达了一种真实的矛盾心理:他们希望鼓励新人参与开源项目,但又感到难以亲自承担这项工作。维护者们实在没有精力去引导每一个对项目略有兴趣的人。

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工作,大多数人「仍然感到有种力不从心的状态」。

在为新手提供学习机会和确保工作效率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要使学徒制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独特的架构。这种架构不同于传统肉店的模式,它应该让新手能够观察专家的工作;同时又有别于 GitHub 的做法,能够避免专家被过多的关注需求所干扰。

这涉及两个关键点:为新手提供学习机会,以及为专家创造高效的工作环境。那么,这样的架构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如何创造一个空间,让新手和大师能够在大规模环境中和谐共处?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能够将学习带回生产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摒弃最糟糕的学校教育失败模式;研究传统工作坊的组织结构和文化规范;尝试将新手分成更小的群组,以免他们的数量对专家造成压力。

另一方面,在数字世界中,几乎所有曾经限制我们的束缚都已被打破。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在现实世界中建设更优质的学习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尝试。但新兴的数字工具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选择范围,而我们迄今为止还未充分发挥它们的潜力。

社交媒体:一种新型架构

如果我们将我们在网络上活动的空间比作房间,那么这些虚拟建筑的设计自由度远远超过了物理世界中的实体空间。

我们能够创造同时容纳数百万人的虚拟空间。这些空间的可见范围可以精确控制——例如,只对 YouTube 直播主开放,或仅允许 Clubhouse 房间主持人邀请的小群体打开麦克风。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新手观摩专家时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时间:暂停、回放、反复研究难点,或者快进略过冗余内容。他甚至可以通过「分叉」创造一个平行宇宙,在那里自由拆解大师的作品,通过「破坏」来深入理解其运作机制。在 Twitter 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用户可以借助他人的点赞来筛选出最精彩的评论和问题,避免了亲自处理海量回复带来的精疲力竭。我们既有像 Twitter 这样倾向于加剧观点极化的算法,也有如 Pol.is 这般致力于消除分歧、凝聚共识的算法。

在数字领域,那些曾经阻碍专家和新手共存的限制已大大减轻。过去,学校是进行大规模教育的唯一可行途径,但如今我们不应再让这种思维方式束缚我们的创新。

然而迄今为止,在线教育的运作模式仍如同这些限制依然存在。这就像我们仍在使用 QWERTY 键盘布局一样——这种布局原本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以防打字机卡住。同样地,我们也将过时的限制强加于我们的学习环境之中。我们只是在数字空间里复制了传统学校的模式。

Balaji Srinivasan 提出,将物理世界中不必要的限制简单地照搬到数字领域的做法,可以称为「照搬式教育」。这与从根本上重新构思并打造真正适应数字环境的解决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

Balaji Srinivasan: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演变过程:首先是一张纸,然后是扫描仪,最后是数字文本文件。这展示了从实体到数字化再到数字原生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扫描仪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实体内容转化为数字形式。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从面对面会议,到 Zoom 视频会议,再到虚拟现实。Zoom 就像是一个数字化工具,它把线下活动搬到了线上。而虚拟现实则代表了完全的数字原生形式。你能理解我的思路吗?

Tim Ferriss:我完全明白。

Balaji Srinivasan:让我再举一个金融领域的例子。从实物现金,到 PayPal 或其他金融科技产品——这些本质上就是金融世界的「扫描仪」,它们将现金交易数字化。而加密货币则更进一步,它彻底重塑了底层系统,是纯数字化的货币形式,没有任何实体载体。

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们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演变。最初是传统的实体大学,然后出现了像 Udacity 和 Coursera 这样的在线教育平台。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公司,估值已达数十亿美元,但本质上它们只是把大学课程搬到了网上。而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极其有趣的未知领域的边缘:真正的数字原生教育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这片新兴的学习领域广阔无垠,尚待探索。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正在显现,那就是沉浸式学习的回归。这种学习方式曾是前现代世界的特征,如今正从边缘地带重新焕发生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为了推动这一趋势,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基础设施,使更多人能够在线上向技艺精湛的社区「拜师学艺」。

要想对这种学习模式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开源领域。

开源项目中的大规模学徒制

开源社区在许多方面就像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新手可以清晰地观察和研究其内部运作机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查看代码,阅读问题日志。你可以分叉代码并亲自动手实践,将其作为模块来扩展程序,甚至可以将其拆解,以更深入地感受其内在逻辑和运作方式。

然而,开源平台的设计初衷并非为了促进学习。像 GitHub 这样的主流平台缺乏必要的工具来应对大量经验不足的开发者参与项目的情况,也无法有效地帮助这些新手快速上手和学习,更不用说保护项目维护者免受过多关注带来的压力。

要让学徒制在大规模环境中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一个更完善的中介层。这个中介层是学徒和大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媒介。例如,代码仓库本身就是一种中介:它们可以分支、复制,并在一系列提交记录中保存了完整的历史。另一种中介是项目维护者使用的自动化机器人,用于回答常见问题或处理合并请求。随着下一代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超越 GPT-3 的水平,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导师的智能机器人出现,从而扩大一对一指导的可及性。

Nick Cammarata @nickcammarata:

@julianrdcosta 不得不说,这个领域在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而这甚至是在毫无刻意为之的情况下实现的。我曾花费数月时间与 GPT-3 探讨我想学习的话题,发现每分钟的学习效率远胜于阅读大多数书籍,然而这完全不是 GPT-3 原本设计的用途。

下午 1:25 · 2021 年 1 月 5 日

视频直播是第三种较为新颖的中介方式,它让学习者能够实时观摩代码开发过程,为新手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学习环境。开发者甚至可以更进一步,通过 Replit 等工具分享他们的实际工作环境,而不仅仅是屏幕内容。在这种环境中,新手不仅能实时观察专家的操作,还可以随时参与编码实践,理想情况下不会干扰到专家的工作。例如,学习者可以在观看编程教程时随时暂停,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然后继续观看专家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在实时项目中,新手可以通过即时创建分叉来开辟一个「平行空间」,在其中自由测试想法或仔细研究正在构建的代码,之后再无缝回到主工作区。与此同时,专家仍在专注工作,对周围发生的各种探索活动毫不知情。

中介层也可以由人类协调员构成。开源学徒制可以通过群组式课程来组织,这与 Lambda School 等机构的做法类似,但独特之处在于它围绕实际工作项目而非虚拟课堂展开。具体而言,课程提供者与一个热门代码库合作,负责为学徒提供入门指导,作为回报,他们可以将该代码库用作学习平台。课程协调员通过解答新手疑问、分配适当任务、审核代码提交请求以及推荐学习资源等方式提供协助,从而保护代码维护者的宝贵精力。代码维护者则通过分享屏幕、适时给予反馈、进行每日问答等方式,换取部分课程收入和免费劳动力。对学徒而言,他们不仅能够深入接触专家社区,还能在未来求职时展示自己对重要项目做出的一系列有价值贡献。

学徒制的资金可通过课程费用或收入分享协议来解决,这种方式可能比传统教育更加经济实惠。这是因为学徒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创造价值,而且由于获得更好的指导,他们的能力提升也更快。在 Web3 的环境中,提供免费的学徒服务,甚至给学徒支付学习薪酬,可能更具意义。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扩大熟练开发者的数量,从而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

以上只是一些初步的构想。开源领域将成为尝试和发展新型教育模式的理想试验场,但这并非终点。随着扩展学徒制所需技术的日益成熟,我们有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重新引入沉浸式学习。在遥远的未来,所有的学习,甚至从童年时期开始,都可能再次以沉浸式的方式进行。

三岁的癌症研究员

这篇文章我已经写了一个月了。通往马厩的小路上,蘑菇长得竟和我女儿的腿一般高。近几周来,她对癌症产生了近乎痴迷的兴趣。在她的绘画中,癌症被描绘成黄色的、参差不齐的形状,洒得纸上到处都是。

这就是阅读本文时需要考虑的大背景。我最终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办法让她充分发挥这种热情?为什么她不能趁着当前的兴趣高涨,加入到一个生产性的研究团体中,在热情消退之前抓住机会,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来学习和成长呢?

让一个三岁的孩子进行癌症研究,这种想法介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和 Monty Python 式的荒诞喜剧之间;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愿景。随着我们的技术体系日益成熟,我们应该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富有成效的环境中来,赋予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施展才能的尊严。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见地,我还写了一篇后续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我将视角拓展到整个社会层面,探讨了非正式知识传播的话题:

学习系统